文章详情

智慧能源三剑客: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在安科瑞平台下,如何让园区“碳归零,钱入账”

日期:2025-07-12 01:44
浏览次数:0
摘要: 一、背景 在 “双碳” 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,零碳园区作为城市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,正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。工业园区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,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 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 意义重大。 安科瑞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 EMS3.0 以 “源网荷储充” 协同管理为核心,通过整合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为零碳园区提供了从能源监测、优化调度到碳排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,推动园区能源结构向清洁化、高效化、低碳化转型。 二、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挑战与需求 零碳园区...

一、背景

在 “双碳” 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,零碳园区作为城市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,正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。工业园区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,其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 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 意义重大。

安科瑞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 EMS3.0 以 “源网荷储充” 协同管理为核心,通过整合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为零碳园区提供了从能源监测、优化调度到碳排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,推动园区能源结构向清洁化、高效化、低碳化转型。

二、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挑战与需求

零碳园区的本质是通过能源生产清洁化、消费高效化、碳排可视化,实现园区内碳排放与碳消除的动态平衡。当前,园区在向零碳目标迈进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。

1.低碳约束与成本平衡的双重压力

政策层面,“能耗双控”“绿电配额”“碳市场交易” 等机制对园区用能提出刚性约束;市场层面,新能源设备投资、电力系统升级等成本压力显著,如何在低碳目标与经济可行性间找到平衡点,成为园区管理者的核心诉求。

安科瑞平台数据显示,通过光伏 + 储能的峰谷套利模式,某园区年均可降低用电成本 23%,同时减少碳排放 159 吨,实现 “降碳” 与 “增效” 的双赢。

2.能源系统协同与**的复杂难题

园区能源结构日趋多元,分布式光伏、风电、储能、充电桩等设备大量接入,导致 “源荷失衡”“电压波动” 等问题凸显。某工业园区案例显示,未引入智能调度前,光伏弃光率高达 12%,储能设备利用率不足 50%;而通过安科瑞平台的优化控制,弃光率降至 0.3%,储能利用率提升至 88%,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。

3.全链路碳管理的技术壁垒

传统园区碳管理多停留在 “末端统计” 阶段,缺乏对能源生产、消费、转化全链条的实时监测。

安科瑞平台的碳排管理模块可实现 “源 - 网 - 荷 - 储” 全环节碳排放数据采集,结合行业基准值动态分析,为园区提供碳盘查、碳减排路径规划等闭环服务。

三、安科瑞微电网平台的零碳园区解决方案

安科瑞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 EMS3.0 以 “感知 - 分析 - 优化 - 控制” 为核心逻辑,构建了适配零碳园区的技术体系,其解决方案覆盖能源生产、传输、消费全场景。

安科瑞微电网系统解决方案,通过在企业内部的源、网、荷、储、充的各个关键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、分析、保护、治理装置;通过先进的控制、计量、通信等技术,将分布式电源、储能系统、可控负荷、电动汽车、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;平台根据*新的电网价格、用电负荷、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,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、充电桩、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,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**、可靠、节约、高效、经济、低碳的运行。

解决方案-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

解决方案-工商业储能系统

解决方案-有序充电系统

解决方案-光储充系统

平台功能

配套产品

随着 “双碳” 目标的深入推进,零碳园区建设将从 “试点示范” 迈向 “规模化推广”。安科瑞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通过技术**与模式**,为园区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零碳解决方案。未来,随着虚拟电厂、碳交易等机制的完善,平台将进一步打通 “能源流 - 数据流 - 价值流”,推动园区从 “被动减排” 转向 “主动创效”,*终实现 “零碳 + 盈利” 的可持续发展目标。

零碳园区的建设不仅是一场能源ge命,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。安科瑞将持续以技术赋能,助力更多园区在绿色转型中抢占先机,为 “双碳” 目标的实现贡献核心力量。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0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