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网荷储智能协同:安科瑞EMS3.0*大化园区绿电收益
"零碳园区"是实现"双碳"目标(碳达峰与碳中和)的关键举措之一。简单来说,它指的是通过系统性的规划、技术和管理手段,使园区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"近零"水平,并为进一步实现"净零"排放创造条件。
国家层面推进零碳园区建设,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,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:
加快能源绿色转型:推动园区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。
引导产业深度脱碳:探索"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"的"以绿制绿"模式。
适应绿色贸易规则:帮助企业降低产品碳足迹,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贸易碳门槛。
促进区域协调发展:引导产业根据资源和能源禀赋,向更合适的区域转移和集聚。
打造零碳示范样板:为未来建设"零碳社会"积累经验和探索路径。
🔧 安科瑞EMS3.0如何助力零碳园区
安科瑞EMS3.0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平台,是一个集数据采集、监控、分析和优化控制于一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赋能零碳园区的建设:
优化用能结构,促进绿电消纳
平台能够对园区内的光伏、风电、储能等分布式能源进行全景监控和智能调度。它通过"源-网-荷-储"协同技术,*大化园区内部对绿色电力的就地消纳能力,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电力的依赖,直接响应了国家政策中"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"的要求。
赋能节能降碳,提升能源效率
EMS3.0平台可以构建覆盖园区、企业、车间乃至重点设备的精细化能源计量体系。通过对能耗数据进行深度分析,平台可以帮助管理者精准定位高耗能环节,为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撑,并辅助淘汰落后设备,这与"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"的重点任务高度契合。
构建数字化能碳管理"大脑"
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分散的能源与碳排放数据进行统一管理,形成一个园区级的能碳管理数字**。它能够依据国际国内标准,自动化核算园区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量,并生成合规的碳排放报告,有力支撑了政策中"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"的要求。
强化系统韧性,探索市场价值
在供电可靠性方面,平台支持微电网的并离网平滑切换,能够在电网故障时快速保障关键负荷的持续供电,提升园区的能源韧性。
此外,平台还赋予园区将内部可调节的负荷(如空调、充电桩、储能等)聚合起来,以"虚拟电厂(VPP)"的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,获取额外的辅助服务收益,这正响应了政策鼓励探索新模式新机制的方向。
💎 总结
总的来说,零碳园区建设是国家实现"双碳"目标的重要抓手。而像安科瑞EMS3.0这样的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,通过其综合性的监控、分析和优化控制能力,为园区提供了实现零碳目标的关键技术支撑,帮助园区在满足国家政策要求的同时,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