抢占广东零碳园区政策红利:EMS3.0助您80%清洁能源达标
1 政策背景与发展机遇
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*发达的区域之一,正积极响应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大力推进零碳园区建设。2025年7月28日,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》,明确要求园区构建“**高效、清洁低碳”的能源体系,并制定了核心评价指标:以“单位能耗碳排放”为核心,清洁能源消费占比需≥80%,同时要求园区具备碳排放精准核算能力。该政策为广东省内62亿平方米产业园区提供了零碳化改造的政策框架和资金支持。
安科瑞 崔怡蒙152-1675-1208
广东省内各地市已率先布局零碳园区示范项目:
广州市花都区:投资7.5亿元建设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,预计建成后年产值超15亿元,每年实现碳减排103万吨,相当于再造12个白云山森林的生态效益。
博罗县:欣旺达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项目规划200MW渔光互补电站+150MW分布式光伏+50MW/100MWh储能电站,建成后年节约能源成本0.77亿元。
汕头市:建成粤东头个零碳园区——鲁能绿色能源产业基地,实现绿色能源自给率100%,年减碳1600吨。
在此政策背景下,安科瑞EMS3.0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凭借其“源-网-荷-储-充”全链条协同能力和数字化碳管理功能,成为广东园区实现零碳转型的关键技术支撑。
2 安科瑞EMS3.0零碳园区全栈解决方案
2.1 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
安科瑞EMS3.0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,通过“数据采集-边缘计算-平台分析”三层体系实现园区能源全要素数字化:
数据采集层
部署AEM系列碳电表、PZ72RN直流表计等高精度传感设备,覆盖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及主要用能设备,实现电、水、气、热等多维数据实时采集,采样精度达0.5S级,满足ISO14064碳排放核算要求。
边缘计算层
配置ACCU-100协调控制器和Acrel-2000MG微网控制箱,实现本地化快速决策:
5秒内响应电网调度指令
离网切换时间<0.2秒,供电可靠性99.999%
实时执行防逆流保护(AMSSE-IS装置)
平台层(AcrelEMS-ZCP)
构建三大核心功能模块:
1. 碳画像系统:自动生成“碳流图”,追踪能源从输入到消耗的全链条碳排放,支持范围1&2碳盘查
2. 多能协同优化引擎:集成负荷预测(96小时精度>85%)、光伏发电预测、电价分析模型
3. 虚拟电厂(VPP)接口:聚合可调负荷资源参与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交易
表:EMS3.0在工业园区的典型应用效益
功能模块 技术手段 经济效益 减碳效果
微电网调度 光储充协同+优化算法 电费降低25%-30% 绿电消纳↑40%
设备能效提升 空压机COP分析+节能策略 单机能耗↓15% 碳排↓18%
电气** ASCP200防火限流器 故障损失减少90% 事故碳排↓95%
2.2 关键技术亮点
源网荷储智能调度
通过mermaid优化算法模型实现动态策略调整:
graph LR
A[光伏监测AGF-T] --> B[协调控制器ACCU-100]
C[储能监控] --> B
D[充电桩负荷] --> B
B --> E[策略执行:峰谷套利/需量控制]
E --> F[降本20%+]
实际运行中,系统根据广东峰谷电价(峰期1.2元/kWh,谷期0.3元/kWh)自动调节储能充放电,在东莞某园区实现峰电削减37%。
碳资产增值体系
碳资产开发:自动生成符合广东碳普惠机制的减排项目报告
绿色金融对接:输出碳盘查清册,助力园区获取绿色信贷(如广东“碳减排支持工具”)
VPP交易:2024年珠海某园区聚合20MW可调负荷参与需求响应,季度收益超380万元。
**可靠性保障
采用N-1供电模型+断点续传加密技术,确保极端情况下:
数据丢失率<0.001%
故障切换时间<200ms
满足电子芯片厂、医院等高敏感负荷要求。
2.3 广东特色适配设计
针对广东省气候特点和产业特征,EMS3.0进行了专项优化:
高湿高热环境适配
电气柜体配备IP65防护+防凝露装置,确保沿海地区(如汕头风电产业园)设备稳定运行。
“光储充”一体化增容
结合广东暴雨频繁特点,开发动态防逆流算法,防止光伏骤停导致的电压波动。在广州某园区提升充电桩利用率40%,降低变压器扩容成本300万元。
产业集群协同
支持“园中园”管理模式,为花都汽车城等大型园区提供分级碳配额分配功能,实现跨企业碳交易。
3 广东省内典型应用案例
3.1 广州花都零碳智慧产业园(中恒源集团)
项目背景
广东省2025年重点项目,定位“实业+碳汇+智算”三位一体生态,占地60亩,总投资7.5亿元。
EMS3.0解决方案
1. 三级计量体系:在2GWh储能智造线、6万吨电池回收产线部署452台碳电表
2. 微网协同:整合20MW屋顶光伏+5MW/20MWh储能+氢能备用电源
3. 碳追溯平台:基于量子计算+区块链的电池再生碳足迹存证
实施成效
综合能耗降低40%,年减碳103万吨
再生材料产能提升50%,为大湾区提供40%动力电池再生材料
获德国莱茵零碳预认证,预计2030年实现零碳排放。
3.2 博罗欣旺达“源网荷储”零碳园区
项目**点
广东省头个用户侧共享储能示范项目,**性采用“渔光互补+分布式光伏+储能电站”多能互补架构。
EMS3.0核心功能
动态增容:实时监测110kV变电站负载,当变压器过载时自动切入储能放电
水蓄冷协同:结合高效制冷机房,谷电时段制冰率达50%
VPP交易:聚合50MW/100MWh储能参与广东日内电力市场
经济效益
指标 改造前 改造后 提升幅度
绿电占比 35% 80% ↑128%
用电成本 3.85亿元 3.08亿元 ↓20%
充电桩利用率 48% 67% ↑40%
3.3 汕头鲁能绿色能源产业基地(粤东首例)
特色技术路线
构建“风-光-储-充-碳汇”五维一体系统:
风电装机1.8MW(依托汕头海上风电资源)
光伏车棚0.5MW
生态碳汇系统(红树林湿地固碳)
EMS3.0赋能价值
1. 碳汇协同:将碳汇数据接入平台,实现“减排+吸收”双核算
2. 海岛模式:针对台风天电网中断,启用离网运行保障核心产线
3. 装备制造溯源:为风电主机植入碳芯片,全生命周期追踪碳足迹
项目已实现综合减碳率100%,成为粤东地区零碳技术示范窗口。
4 实施路径建议(广东版)
4.1 政策合规性建设
指标对齐
依据《广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指南》,通过EMS3.0重点监控:
核心指标: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≤0.5吨/万元
引导指标:清洁能源消费占比≥80%,光伏消纳率≥75%
申报材料生成
平台自动输出:
碳盘查报告(符合广东2025版核算指南)
绿色金融申报包(对接粤财绿色基金要求)
4.2 四步落地路径
1. 碳底数摸排(1-2月)
部署三级计量网络,绘制园区“碳地图”,识别碳排放热点(如注塑机、空压站)。
2. 微网基建部署(3-6月)
屋顶光伏:优先广深地区≥200W/㎡装机标准
储能配置:按日均耗电量20%设计(广东峰谷价差3:1)
光储充一体化:充电桩100%覆盖停车场。
3. 策略引擎调试(2-3月)
加载广东电价政策包,训练本地化算法:
峰谷套利:谷充(0:00-8:00)峰放(14:00-17:00)
需量控制:滚动15分钟负荷预测,防止超契约。
4. 碳资产运营(持续)
接入广东碳普惠平台
申报PHCER(省级碳汇)
参与大湾区绿电交易。
4.3 风险控制要点
**冗余设计
储能系统配置多级防火体系:
电芯级:ASCP200限流保护器(火灾风险↓90%)
系统级:ANAPF有源滤波抑制谐波。
政策波动应对
建立双轨碳核算模型,同步满足:
现行标准:广东2025版碳核算指南
前瞻标准:欧盟CBAM碳边境机制。
5 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
5.1 三重价值闭环
经济价值
广东园区实测数据:
用能成本↓25%-30%(佛山某园区年省电费200万元)
VPP收益↑15%-20%(珠海项目年增收380万元)
免罚金效益:需量超标预警避免罚款≥50万元/年。
生态价值
花都项目:103万吨CO₂/年 ≈ 12个白云山固碳量
汕头项目:1600吨CO₂/年 + 红树林碳汇协同。
战略价值
助力广东构建“零碳产业集群”:
花都园区:保障大湾区40%动力电池再生材料
欣旺达项目:锂电产业链降本10%。
5.2 未来演进方向
随着广东加速推进“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”建设,安科瑞EMS3.0将持续升级:
AI碳顾问系统
集成大模型技术,实现:
碳配额缺口预测(提前3个月预警)
减排路径模拟(多方案成本效益比选)
跨境碳认证
开发“粤港碳账本”功能,满足:
香港ESG披露准则(HKEX要求)
澳门低碳酒店标准(2026年强制)
氢能管理模块
适配佛山氢能规划,新增:
氢储运**监控
绿氢掺烧碳减排核算
安科瑞为广东园区提供“碳排查-碳规划-碳交易”全周期方案,让零碳投入转化为可持续收益!
通过EMS3.0平台的深度部署,广东园区不仅可实现政策合规,更将获得能效提升、成本优化、碳资产增值三重收益,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***零碳产业集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。